此人创造中国抗战首次大捷1965年大将张云逸表示:我不会原谅他

时间:2025-06-18来源: 首页—长征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民族大难当前,李宗仁决定暂时摒弃和蒋介石的恩怨,站出来联合抗日,李宗仁在广西盘踞多年,根基深厚,广西子弟兵也得到李宗仁的召唤,走上抗日战场。

  上任后,李宗仁立马调兵遣将,先是从广西调来31军军长刘毅,下辖的131师,135师,138师,都是作战颇有心得的悍将,于是李宗仁将其安排在海州,预防敌人登陆。

  1937年12月,日军对山东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韩复渠认为自己战斗不过,于是不战而退,立马带着部队后撤,日军轻易的就占领了莱芜等几个城市。

  运河是山东的最后防线了,如果济宁失守,那么运河也会不保,如果运河丢了,那山东基本上就可以宣布落入日军之手了。

  李宗仁自然知晓,于是下令给韩复渠,让他必须严守运河,强调了运河的重要性,但是韩复渠是个纸老虎,早就被日军的攻势吓蒙了,根本不敢在运河有动作。

  不到20天的时间,韩复渠轻易放弃了黄河天险,一退就是几百里,日军顺利占领了大半个山东,徐州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眼前。

  日军决定,立马南北两路对进夹击徐州,南路的日军第10师团直逼台儿庄以西,北路的日军第5师团,直逼临沂重地。

  准备在徐州一带和敌人展开大规模的会战,借此来拖住日军,希望能歼灭其有生力量。

  面对强敌,李宗仁知道压力不小,硬碰硬是一定会吃亏的,于是李宗仁首先下令让于学忠率领51军去到淮海,先在淮河利用险要地形对抗敌人。接着让李品仙率领31军从明光撤退,毕竟此刻日军聚集在明光一带,李品仙不走必落得被吞的下场。

  2月下旬,日军再次整装待发,朝着台儿庄进发,李宗仁立马下令军队进行拦截,在临沂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也揭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

  为了在临沂拦住日军,李宗仁立马下令40军前往临沂作战,日军以1个师团进行作战,而40军利用临沂城墙高大坚固的特点,硬是守住了临沂。

  瞬间改变了战场局势,我方战斗力强大,两军对着日军敌人夹攻,配合重型武器激战,甚至是反复近身肉搏。

  在李宗仁的及时指挥下,临沂之战取得了胜利,日军板垣师团损兵折将,被成功阻拦在津浦路北段,

  很快,日军立马开始朝着南面推进,携带着70多门大炮,50多辆战车,50多架飞机等等,气势汹汹的袭来。

  比起临沂之战,这次更加来势汹汹,李宗仁知道是场硬仗,于是立马下令41军前往滕县一带,半路拦截敌人南进。

  3月15日,41军如期到达滕县,开始拦截敌人,日军也发起攻势,利用重型武器进攻41军,41军也严防死守,双方你来我往,损失惨重。

  李宗仁见状,立马下令第20军团司令汤恩伯前去增援,不过因为半路的行程问题,汤恩伯的主力到达的时候晚了一些。

  “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是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造成之也。”

  李宗仁立马做出部署,下令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前往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的正面阵地,希望能够提前在台儿庄设下防线。

  日军赢下滕县,报了临沂之仇,正是得意之时,李宗仁利用心理战术,猜想日军绝对会狂妄自大,直接朝着台儿庄前来,以便吞下徐州。

  于是李宗仁立马设下圈套,让汤恩伯率部在津浦路正面诱敌,将敌人引入台儿庄防线,然后再回头击敌,对敌人包围歼灭之。

  日军狂妄自大,以为赢下滕县就能连着一起吞下台儿庄,于是按照李宗仁的设想,果然朝着台儿庄进攻而来,根本没有注意周围布防。

  日军准备继续利用滕县的战术,首先先猛儿庄的防御工事,接着以重型武器进行掩护,企图先把台儿庄的外围攻势全部破坏。

  尽管孙连仲布防的很是周密,但还是被日军突破进来,孙连仲也立马与日军展开巷战,李宗仁立马下令汤恩伯率领部队,增援孙连仲,对日军进行夹攻。

  汤恩伯是个胆小的,仗着有蒋介石撑腰,根本不打算听李宗仁的,想假装慢点出发,借此保存实力。

  接连几天,敌我双方都是损失惨重,但就是这个时候,台儿庄战役才是真正的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李宗仁知道决不能松懈,于是立马下令孙连仲,改变战术,深夜偷袭敌人,打破敌人拂晓的进攻计划,组织敢死队。

  很快,孙连仲就组织起敢死队来,午夜时分朝着敌人进攻而来,日军完全没想到血战多日,竟然还有人在午夜袭来,根本没有应对之策,只能后撤。

  汤恩伯组织大军发起进攻,再加上孙连仲以及其他部队,全线组织兵力朝着敌人进攻前来,日军被打的连连后撤,只能丢弃辎重逃跑。

  打了足足一个多月,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利用并不精良的武器对付敌人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主力,歼灭敌人1.6万余人,创造了中国抗战首次大捷。

  于是日军再次重新进行部署,从四面八方调来部队,组织了差不多13个师团,大约30万人的兵力,准备再次对徐州进行包围。

  李宗仁仔细思考,目前第五战区以及增援部队总兵力,大约有60万人,倒是压倒性优势,但是决不能打成消耗战。

  于是,李宗仁立马指挥60万大军开始突围撤退,有了上次淞沪会战撤退时的失败经验,这次李宗仁有条不紊,让大军安全撤退,找到山区和湖沼就立马撤去。

  果然,游击战的方式,再一次刷新了日军的作战思考,他们没想到中国军队居然还有这种战术,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当然,实际情况来说,我军60万大军毕竟是要逃出敌人的包围,目标庞大,本就不易,所以最后还是不得已放弃了徐州。

  但是就在这样的游击消耗战中,李宗仁指挥部队成功的歼敌大约2.6万余人,可以说,游击战又狠狠的咬了一口日军敌人。

  纵观整个徐州会战,李宗仁面对敌人南北夹击的两路师团,利用5个多月的时间,和敌人展开周旋作战,不仅粉碎了敌人打通津浦线的企图,还赢得了台儿庄会战这样的大捷。

  作为这次徐州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李宗仁虽然是与蒋介石合作,从而指挥作战的,但其实在早前并未与日军作战的时候,李宗仁就思考过如何抵御外敌的问题。

  在战略方面,进行阵地战的话,那么敌人将会占据优势,而我们会比较劣势;所以在作战中,一定要利用天险山川等等自然条件,作为消耗敌人的长期消耗战。等敌人被引到天险之中,我们进行坚壁清野和游击战,让敌人疲于奔命。

  当初在1937年10月的时候,上海已经失守,南京也危在旦夕,李宗仁当时就已经猜测,接下来津浦线将会是敌人攻击的目标。

  南京失守后,敌人果然朝着徐州夹攻而来,沿着津浦线前进,企图打通津浦线,形成包围态势。

  而李宗仁也早早的明白,要是与敌人硬碰硬,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于是全程都在使用运动战,先是提前拦截布防,接着利用敌人骄狂弱点,对敌人进行进攻和偷袭。

  李宗仁完美结合这三种战术,通过主动歼敌达到防御的目的,比起南京国军政府的消极防御,台儿庄一战,完全是积极防御的转变。

  徐州会战结束后,李宗仁自然要立马投入到接下来的武汉会战,在运动中,李宗仁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使得中国军队有了一定的时间进行休整。

  虽然武汉会战,李宗仁还是输了,但是日军企图逼迫国民政府屈服的目的并未达成,战争也并未结束。

  再此后,李宗仁继续进行抗日作战,指挥了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等重大抗日会战,成为了战功显赫的抗日名将。

  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瞬间让蒋介石感受到了压力,毕竟李宗仁的名气越来越大,对蒋介石的权利自然也有影响。

  于是蒋介石开始微操,对李宗仁进行有意无意的排挤,在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蒋介石拒绝让李宗仁参加,防止着李宗仁势力的壮大。

  1943年的时候,蒋介石下令调离李宗仁,让其担任了一个不咸不淡的军职,明升暗降,彻底削去了李宗仁的势力。

  如何处理和的关系,蒋介石和李宗仁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蒋介石生气不已,再次微操调离李宗仁,让他担任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行辕主任。

  到了1947年年底,李宗仁三次拒绝指挥东北战事,并且还参选政府副总统,企图和蒋介石展开斗法。

  到了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相继胜利,

  处于彻底的劣势,再没有对抗能力,李宗仁也借此终于站上了蒋介石之上,担任代总统一职。

  毛主席拿出十足的诚意,希望能够进行和谈,甚至做出了让步,但是李宗仁还是希望可以依仗着长江天险,有抗衡人民解放军的能力。

  李宗仁也不再参与党争,而是前往中国香港休养身体,并于12月的时候,携带妻子儿子飞往美国纽约定居。

  在1956年和1965年期间,李宗仁也先后派程思远前往北京,与周总理会见,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国生活,落叶归根的想法,周总理也表示欢迎。

  为了表示对李宗仁的欢迎,中央也下令,众多的领导人亲自前去机场迎接李宗仁的回归,开国大将张云逸也接到中央指示,要求前往机场迎接李宗仁。

  不过张云逸大将到底是心境澄明,还是决定服从中央的安排,友好的前往机场迎接李宗仁,并且也邀请了李宗仁来家中做客,只是私交上,张云逸并不想原谅他。

  原来,当年革命战争初期,在百色起义时期的时候,张云逸曾和李宗仁在广西百色进行过作战,当时李宗仁的实力比较强悍,所以对张云逸率领的部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让许多士兵牺牲在百色。

  尽管后来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的功臣,但是张云逸在个人情感上,还是不愿意原谅李宗仁,不希望私交上有来往。

  李宗仁自然也明白张云逸内心的芥蒂,于是找了一天时间,亲自登门张云逸的家中,对着张云逸进行了鞠躬道歉,表示当年作战,实为彼此阵营作战,绝不代表本人想法,希望张云逸能够谅解。



上一篇:此人乃开国大将6子3将军2副主席1副部长虎父无犬子
下一篇:开国十大将中有没有一位能“镇得住”所有开国上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