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正在报名中!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入口及赛程安排→

时间:2025-05-23来源: 首页—长征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若忘记密码,则点击“找回密码”跳转到找回密码页面,若未注册则点击“注册”按钮跳转到用户注册页面。)

  填写相应信息,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点击“立即登录”返回登录页面,登录后弹出以下页面:

  注册成功后可进行身份选择:创业者(点击“立即创建项目”,参赛请选择该身份)或专家(点击“立即认证专家”)。请参赛者务必点击“立即创建项目”成为创业者,切勿选择“立即认证专家”。

  在“学生-个人中心”内,选择“创业者”身份,点击“立即创建项目”后,需完善个人信息并进行学籍学历信息验证(提交申请后,个人中心显示“学籍校验未通过”则无法进行报名参赛、报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其他操作)。填写的相关信息如上所示。

  若无法搜索到所在院校,请联系所在院校负责大赛的老师,由所在院校联系省级负责人,并由省级负责人统一联系大赛组委会,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处理。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和萌芽赛道。

  (三)同期活动。即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其中,入围省赛的项目由各学校汇总后加盖公章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入围总决赛的项目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加盖公章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一)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往年获奖项目情况和创新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二)大赛共产生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2570个(国内项目2070个、国际项目5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650个、职教赛道650个、产业赛道650个、萌芽赛道200个。

  (三)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总决赛项目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不超过3个,职教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不超过3个,产业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不超过5个,萌芽赛道每所学校入选总决赛项目不超过2个。

  (一)参赛报名(2025年4—7月)。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版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5月9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7月1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初赛复赛(2025年5—8月)。各地各学校登录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省级管理用户使用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校级账号由各省级管理用户进行管理。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工作规范》(详见附件6)组织实施。各地应在8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并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工作(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安排。

  (三)总决赛(2025年9月)。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另设省市组织奖、高校集体奖。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将通过评审,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大赛组委会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人才招聘、资源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登录上述网站查看相关信息,各地各校可充分利用网站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



上一篇:汕头市成人高考报名登录入口(今年)
下一篇:深圳市成人高考报名登陆入口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