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写:“母亲说了,杭州的龙井,狮、龙、云、虎,狮是最绝的,要送,自然是送狮字号的。”
在考察了无数杭州城史、茶史典籍后,作者以茶为线索,描绘了时代变局中江南杭氏家族六代茶人的命运长卷。
厚重的文化底蕴、极具气象的故事编织力,让这部巨作在出版近30年后仍被无数人捧读。
有读者读完后说,“像有一团轻轻的雾压在胸腔之上”,后来才发觉,那是杭城百年兴衰沉浮的历史重量。
普通人能在里面看见情和欲、生和死,茶人能嗅见气性,江浙人能读到江南史,文学家能感受到笔力,历史学家则能窥见近代百年中国。
今年最新集结的《茶人四部曲》全套珍藏本,还额外加赠「望江南」周边帆布袋。
②《茶人四部曲》全套珍藏本(含《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望江南》《筑草为城》)
的“吓煞人香”……作者把茶人的经验和茶史典籍中的理论落于纸上,构建出了一个
光是青锅的描写,就让人如同站在一口滚烫的炒锅前,看茶人挥动那久经高温练就的温柔“铁砂掌”
——“压”是为鲜叶扁平挺直,“抖”则让叶和心包在一起,把香味锁进茶心,“搭”则让茶叶的颜面、温度和水分煞煞清爽。
夏日一头扎进这般清丽的文字间,彷佛能闻到那自茶山浮动而出的幽香,使人忘却夏日的浮躁。
你能跳出具体的茶,看每一碗茶汤里倒映出的人物命运,在每一件茶器中触摸到中国人的性情的刚与柔、明与暗、气与神,对茶有更加直抵内核的领悟。
,是因“兰花以香独步天下,其幽居山间,遗世而独立,知音者方能闻其天地间至香。
“杭人眼中,谁家藏了一把曼生壶,谁家的门第都会高贵起来”,一把赠壶,是礼节,更是情意;
塞到了投身革命的妹夫手里,因为紫砂芯子易碎,唯有锡,砸不烂、砍不碎;随后,他又将一只邢窑白釉钵送给外甥,因他的性情,与如银似雪的邢窑最是相配……
合上书,我们又能寻着它们的名字,挖掘背后蕴藏的艺术审美和文人情趣,找到最能代表我们自身气质的那杯茶、那只盏。
作为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小说,别看它题材小众,作者竟凭借深厚的腕力,用茶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
故事从清末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讲述了杭家六代人在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下,酸甜苦辣的命运人生。
翻开书,近代中国的百年风云、杭城的兴衰史影,大家族的荣辱巨变、爱恨离愁,都在一碗茶汤里沸腾着。
当日寇逼近,逃难时的国学大师唯有两样食物断不掉:一是早餐的豆浆油条,二是杭州的西湖龙井茶;
身处乱世中的茶庄主人,仍不忘采制新茶,给后辈传授制茶手艺,在困难岁月里仍能团聚家人、祝贺晚辈新婚;
当革命党人面对硝烟和牢狱觉得熬不下去时,他仍会想起长辈的叮嘱:“想一想山里面的茶,它们没吃没喝,一点点的水,一点点的土,可是它们还是活了下来,还发芽,开花,长成茶蓬。
一杯茶里,展现的既是江南士大夫优雅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人在历史风浪里恒常的生命哲学。
《茶人四部曲》中的《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作为当年高票拿下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其中的文字之美,也值得文学爱好者们慢慢细品。
道至灵隐,烟云龙井,空蒙兰竺,梦泉虎跑……字里行间,一卷江南百景图便徐徐展开,让人仿佛在书里就游了一遍杭州。
而当你携卷亲赴杭州,文学与现实的交织,也会让你对这龙井之乡,多出几分乡愁般的幽微情思。
它描摹情欲含而不露,却把杭家夫人林藕初和管家吴茶清的情感纠葛写得撩人心魄:
“这是黄昏的南方,天光暧昧,灰尘干净地浮在空中;这又是个无人知晓的地方,三十岁的少妇无意间把茶筛竖了起来,便看见了被筛孔粉碎的月白色的背。“
“中国人的表情很难捕捉,他们就像一个个热水瓶,外面是凉的,里面的温度是多少,不知道。你得等,这很神秘。”
经历聚散,见过生死,我们才终于明白,平淡清和的文字,也可以由千斤重的笔来写;才明白,一盏清茶,也经历过春秋冬夏。
茶,多年来一直是《三联生活周刊》深耕的线年至今,《三联生活周刊》已持续推出了
从关注物质层面——去各大茶山寻找最好的绿茶、红茶、工夫茶,再到精神层面——去寻找“茶之道”。
中,除了对饮茶之闲情与佳境的探讨,还聊到了净室、良友、美器、好水、文火、适量、良匠、变通等饮茶的“标配”。
明清文人的茶会雅集,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茶禅一味,背后有怎样相似的精神背景?
当我们在印度、日本、韩国走上一圈之后,再重新将目光投回自己,很可能收获前所未料的启发,以及对自身更透彻的理解。
被英国人走私到印度大吉岭的中国老茶树树种,无意中帮我们保留住了中国传统的茶味道。那是在一百五六十年前,我们祖先曾经痴迷过的滋味。
2017年,三联派出记者前往印度大吉岭,多地走访,与印度茶园主人、拍卖公司主席、茶叶局官员深度交流,后推出
一刊,向读者介绍了这一古老滋味的传统与意外。2013年,三联记者前往日本京都,寻访了各个千家流派,试图弄清“何谓茶道”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一刊中,你还将读到从唐宋到明清,中国茶道的嬗变,看懂明代文人的茶空间与茶器陈设,以及“禅”在日本茶室的体现。
,我们又前往韩国。试图从大壶与大盏、寺院高人、“茶聚的幸福感”中,了悟茶对饮茶者心性的滋养,以及那份从茶香中找到的率性、自然。
其实,对一个有价值话题持续多年的追踪、深化、多角度解读,是三联一贯的传统。
比如,想彻底弄清中国人爱茶的缘由、茶文化的源起,你可能需要进一步打开格局,从中国的山水、地理、文人中寻找入口。如今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其密码乃藏在更具体、鲜活的事物中。
开始,到今年已出到第三期。为读者不断拓宽咖啡版图,也见证了咖啡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我们还关注美食,从2013年“最想念的年货”到如今的“年里美味”,三联每年都会制作一期年货刊。
十年寻味,因为我们仍相信“吃”在中国人心中的意味,和那牵动着乡愁、依恋的深厚蕴藉。
我们亦善于调动敏感的触角,保持对生活方式变迁的敏锐觉知。每年年末的“年度生活方式”系列,是我们对新浪潮的梳理与回应。
2017年的《物质审美》,2018年的《消费人格》,2019年的《青春崇拜》,2020年的《逃离算法》,2021年的《逃离倦怠》,2022年的《新节俭主义》……
今年的年度生活方式是什么?它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内心又该如何在多变的浪潮中保持自洽与自由。
订阅/续订三联数字刊会员,你不仅可以畅读上述所有期刊,三联28年来1200多期典藏内容,都能一键享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艺术哲思,轻松成为多个领域的“杂家”,直接升维你的智识与谈资!现在订阅/续订,还送你价值272元的《茶人四部曲》实体书+价值38元「望江南」周边帆布袋!限量赠送,送完即止。▼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更多
还有过往28年累计1200+期杂志典藏内容,与你共享。从历史文博到社会浪潮,从现实议题到智性谈资,再到理财、消费、书、思想、艺术、收藏、旅游、健康、美食……几乎无所不包。
听读一体,随时沉浸坐拥27年三联智库。贴心的“关键词搜索”功能——让三联27年文化储备,秒变你的私家书房!
每一期面世后,我们都会邀请当期撰稿主笔、记者畅谈报道“背后的故事”。从采访细节到创作密码,听见更多文本之外的精彩,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一年50期,50次酣畅的思想交锋。03
博物馆系列,百万年的光阴、浩瀚的往事、令人目瞪口呆的馆藏,皆由三联的主笔记者娓娓道来,带你一一领略。
历史系列,从历史、艺术、美学等角度,拨开迷雾,带你系统感知中国文明的高光时刻。
家庭系列,揭示家庭关系中的幻想与真相,直面人性的底色,帮每个有心人找到自洽的生活方式。
50+期影像故事,50期+知识导读,N套三联编辑部书单,6期Plus刊等